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

設計業的演進

設計業的演進



例:手工具的產品,試量時,產出了大包。金屬工廠說是射出品有誤,射出廠說,尺寸與設計圖無誤,設計單位說,已照金屬廠的實驗模型規格做了…結論就是不能用,品質有問題,經銷商取消訂單。


量產單停了,業主也重新詢找生產鏈,只因為各界單打獨鬥,不願意加入團隊協調與配合指揮。設計業的演進
上述例子在產業鏈裡非常常見,典型的責任推缷。 


在開發的過程中, 願意擔責任的不多,會推卸的卻不在少數。原因不外是,部品零件多,牽一髮動全身。責任追究與失敗風險壓力大。避免此問題的關鍵在於溝通協調與既有默契。


與其期待量產單位轉彎,不如選擇有能力主導量產的設計公司。


設計公司,必須是最有能力將產品量產化的單位。設計的定位,已從過去的出圖進化成產業鏈的協調單位。設計團隊,不再是繪圖員的角色,同時須扮演好製程工程師,掌控前端資訊與後端技術。


大部分責任已轉嫁到設計。設計師不可取代的部分是在團隊成員的跨界能力,一件成熟的設計,必須考量全部量產關系與成本分配。由設計單位把關全套產業鏈與生產線,將不同屬性的材料,工法,製程…重新整合成完整的產業鏈。實踐設計品進化成產品的過程。


嘉義 台南 高雄 模型製作 專題模型 學生模型  工業設計 產品開發 產品設計 台灣設計 量產規劃 製程安排 日用品設計 家電設計 生產線 產業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