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

當工成為藝



在機械化、自動化與機器智慧化的發展下,製造、裝配與輸送都能夠仰賴機器。人工之所以保有其價值與目的,是發揮機器尚未能夠達到的技術。又或者,是保存過去的、被機器取代、技術與材料都不再被視為必需的製造文化。


工的純熟凝鍊至極致,成為藝。工藝精神不僅僅在於完美精準的技術,更是對產品品質的追求。這些專業技術不光是熟能生巧,更隨著行使技術的人演進。精熟這些技術的人被賦予工匠、師傅、職人的稱號。工匠的技術與經驗左右產品,他們從單純的勞動執行者,成為某種程度上的創作者。


就像壽司師傅捏出重量大小分毫不差的壽司,專業,體現的不只是機器一般的精準,更是機器無法取代的細膩。也許可以以科學、量化的方法完美控制產品的品質,但對於製造的堅持,對於技術的磨練與創新,使工匠的精神多了一種藝術家的執著。


工藝的未來

這些技術複雜的專業,正面臨斷裂與消失。工藝尷尬地介於無用的技術與需要保存的凋亡的文化。難道,工藝依舊躲不開被收藏於博物館櫥窗後的命運,最終失去其作為「工」的價值?


民族、歷史與文化上的差異而產生的製造技術,為工藝染上人文的氣息。這些技術的實用性質隨這科技發展降低,但其文化傳承意義改變原先單純製造的地位。過去的勞動行為,在今天成為特殊體驗,而技術操作成為展示演出。透過設計,設計師試圖重新讓古老的工藝,製造產業與產品,重回市場,賦予新價值。

當然,新的製造方式也帶來新的工藝。機器製造的產物,因其精密的計算、設計與技術,創造出機械特有的精造。如今,人的勞動與智慧的價值備受挑戰。機器與人的合作,能否使工藝,或說人類,保有其在製造產業鏈中的一席之地?



工業設計 產品 設計 發明 專利 家電 廚具 創意 製程 模型 工法 客製化 商品 檢測 儀器 醫療 光學 專題 3D列印 新產品 開發 流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